農業可用白油的農藥理想性能
礦物油理化性能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傳統意義上的礦物油是指從石油中經過適當工藝提煉出來的液態烴類混合物,其基本理化性能一般包括:組成、餾程、密度、運動黏度、閃點、雜質含量等。在農業生產中,礦物油的各項性能指標從不同方面對作物產生影響。
組成
礦物油的組成表征有2種形式,即族組成和結構組成。其中:族組成包括鏈烷烴、環烷烴和芳烴;結構組成則以CA(芳烴碳原子占總碳原子的百分數)、CN(環烷烴碳原子占總碳原子的百分數)、CP(鏈烷烴碳原子占總碳原子的百分數)表征。
鏈烷烴是影響殺蟲效果的主要成分,其對礦物油對作物的安全性、環境安全性以及殺蟲效果有決定性影響。因此要求礦物油有高的鏈烷烴含量,即CP值越高越好;隨著鏈烷烴碳原子數的增加,殺蟲效果提高,但當碳原子數大于25時,藥害風險隨之提高。殺蟲效果最好的鏈烷烴碳數為C20~C25。
環烷烴殺蟲活性低,且有藥害風險,故CN值越低越好。芳烴的藥害與致癌性已被證實,故CA值應盡量低。事實上,脫芳礦物油是理想的選擇。

餾程
餾程反映了礦物油對作物的安全性和殺蟲效果。一般采用10%和90%餾出點的溫差來表征礦物油對作物的安全性。經驗表明,當該溫差小于40℃時,礦物油性質穩定,藥害小,對作物安全;50%餾出點碳數則代表礦物油的殺蟲類型和效果。
運動黏度
適宜的運動黏度有利于礦物油直接霧化或乳化,也決定了噴霧油膜的展著性和黏著性,對用量、殘留量和長效性均有影響。
雜質
雜質是指非鏈烷烴及雜原子化合物。芳香烴的致癌性已被證明;芳香烴和其他不飽和烴在大氣中易形成產生作物藥害的酸性物質;而含硫化合物則會帶來污染和傷害。因此,低硫、低芳烴是可用礦物油農藥的必然要求。
其他性能理化
閃點、凝固點、密度等其他理化性能是油品本身的安全及使用性能要求。有機農業對礦物油理化性能的要求作為有機農業可用農藥的礦物油,除需滿足殺蟲功能外,還要對人、畜、環境安全,滿足有機食品生產標準的要求。
針對礦物油作為農藥的不同使用范圍,FAO于1971年分別制訂了質量控制指標及檢測方法。發達國家也對農用礦物油的產品質量設定要求,以確保其使用安全性。隨著礦物油精制技術的不斷發展,農用礦物油的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
上一篇:二甲基甲酰胺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下一篇:甘油的注意事項及國家標準
相關新聞
- 什么是乙二醇?乙二醇的用途是什么?
- 碳九是什么東西? 碳九屬于幾類危險品?
- 乙二醇爆炸有什么危險?
- 甘油的作用與功效是什么